2025 年 11 月 15 日晚上,第七屆走鐘獎在壹電視攝影棚舉辦。典禮結束後的三天內,我們透過 QSearch Trend+ 監測了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hreads、論壇、新聞媒體等 6 大平台,發現超過 2 萬篇討論、351 萬次 YouTube 觀看,橫跨各大社群平台熱議。 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一些有趣的觀察:哪些環節最受關注?哪些創作者引發最多討論?不同平台的觀眾在意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不一樣?讓我們一起從數據中,看見走鐘獎背後的社群生態。
Category:
時事議題
-
-
2025 年 11 月 11 日過後,社群上開始出現「今年雙 11 好冷清」的討論。身為品牌行銷人員或社群經營者,你可能也有同感:往年那種「零時搶購」的瘋狂討論,社群版面被優惠分享全面佔滿,今年似乎消失了。 但「感覺冷清」不等於「真的冷清」。作為數據驅動的行銷人,我們需要用具體數據來驗證這個說法,更重要的是,找出背後的原因和趨勢,才能為 2026 年的策略做好準備。
-
-
當一個國際戶外品牌遇上藝術爭議,社群輿論會如何反應?2025 年 9 月,始祖鳥與藝術家蔡國強在喜馬拉雅山區的煙火計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社群傳播機制的絕佳案例。 透過 QSearch Trend 收集的 27,618 則討論,我們不只看到了數字的起伏,更發現了輿論演變背後的深層邏輯。本文將解析這些數據訊號,揭示社群危機如何從星星之火演變成燎原大火。
-
Facebook數據分析時事議題產業趨勢社群經營社群聲量分析輿情分析
當 AI 遇上公仔化:Nano Banana 如何在 27 天內創造 3 萬聲量的社群奇蹟
by Wilburby Wilbur2025 年 8 月底,Google Gemini 推出了一個功能——Nano Banana(正式名稱為 Gemini 2.5 Flash Image Preview)。原本只是眾多 AI 工具更新中的一個小功能,卻意外地在社群媒體上掀起巨浪。 從 8 月 25 日到 9 月 20 日的短短 27 天內,這個將照片轉換成 3D 公仔風格的 AI 模型,創造了超過 3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