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易寰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為什麼曹西平的演唱會門票賣不出去?」中,我們討論到了「重度粉絲」這個概念。一般來說,使用者越願意重複和粉絲頁互動,他是重度粉絲的機率就越高,而重度粉絲往往是最願意掏錢出來的族群。
QSearch Admin
-
-
Loading…
-
文/ 杜易寰、劉書彧 資料收集/ 斷水流大師兄 一晃眼又是兩週過去了,QSearch 開始發佈媒體研究報告後,引起了一些討論與誤會,QSearch 在此有幾點要澄清: 一、QSearch 只針對粉絲頁經營成效做分析,不評論文章的品質: 我們所研究的是「粉絲頁經營」,得出的結論只能僅僅說明粉絲頁為何較受歡迎,而不能夠論證文章品質是否具水準。此外,粉絲頁經營也僅僅是媒體經營的其中一個面向,不能完全反映媒體經營效率的全貌。 二、QSearch 與東森並無關聯: 我們和東森新聞並無關係,東森集團更沒有投資,有心人士常常意有所指,說 QSearch 講「東森好棒棒」,似乎認為我們為東森喉舌。但事實上,我們僅單純根據數據說話而已,東森新聞的粉絲頁在傳播效率上,的確遠遠超過其他媒體。 三、QSearch 僅從旁觀察媒體粉絲頁經營: 我們始終相信「經濟理性」。媒體經營也同樣如此,媒體經營必須有利可圖,否則不管目標多麽遠大,都將迫於現實的壓力而沒有持續性,我們不能夠期待總是有聖人賠錢經營。這並不是說我們支持東森的經營策略,而是因為當前全世界所有傳統媒體都還沒找到在新時代「可持續存活」的方法,東森新聞的經營戰略是為了「活下去」而做的一種新嘗試,也的確引起了媒體圈不小的波瀾。而我們的角色除了從旁觀察外,也希望可以透過分享一些社群傳播上的觀察,幫助台灣媒體業走出困境。 澄清(廢話)終於說完啦,以下開始正文: 在七月中發佈「六月份媒體洞察報告」後,有許多媒體聯絡 QSearch,其中最常提到的,就是「獨家粉絲」(註ㄧ)的行為模式解析了。 在六月份媒體洞察報告中,我們提到了東森擁有遠遠超過其他媒體的「獨家粉絲」,六月和東森新聞粉絲頁互動的兩百五十多萬人中,有超過四成是僅和東森新聞互動的獨家粉絲,光是獨家粉絲的總數居然就已經超過一百萬人。 QSearch 當時的推測是,東森新聞有大量的趣味影片,可能因此吸引了許多「不喜歡看新聞,但喜歡看趣味影片的群眾」。為了驗證我們的假設正不正確,QSearch 的數據團隊在閒暇時間,又再去挖掘資料,希望可以提出有數據佐證的論述。 大家都愛看寵物,大家都愛正能量 QSearch 追蹤東森新聞這一百萬的獨家粉絲六月在臉書上的按讚行為,發現這群人最常按讚的文章通常都是「寵物」以及「溫馨」的影片,若仔細觀看這些影片,大多數其實都並不是新聞取向,而是單純的博君一笑。 HOT …
-
文/杜易寰 數據提供/斷水流大師兄 最近,泛科學因為一件與味全合作的「林鳳營乳質檢驗」案,掀起一陣罵聲,也又再引起了一波媒體圈對於「媒體職責」的論戰。 QSearch無意參戰,不過,我們卻非常好奇,這一波事件對於泛科學到底會造成什麼影響?有許多人在泛科學頁面留言「已退讚」、「不再支持」,事實上泛科學真的流失了很多讀者嗎?
-
文/杜易寰 隨著臉書加入直播戰場,直播的門檻越來越低,除了一些媒體已經開始透過線上直播,帶領閱聽直擊現場外,許多公眾人物也利用臉書和受眾拉近距離,感覺臉書直播真的變熱門了,實情真的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