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杜易寰、劉書彧 資料收集/ 斷水流大師兄 一晃眼又是兩週過去了,QSearch 開始發佈媒體研究報告後,引起了一些討論與誤會,QSearch 在此有幾點要澄清: 一、QSearch 只針對粉絲頁經營成效做分析,不評論文章的品質: 我們所研究的是「粉絲頁經營」,得出的結論只能僅僅說明粉絲頁為何較受歡迎,而不能夠論證文章品質是否具水準。此外,粉絲頁經營也僅僅是媒體經營的其中一個面向,不能完全反映媒體經營效率的全貌。 二、QSearch 與東森並無關聯: 我們和東森新聞並無關係,東森集團更沒有投資,有心人士常常意有所指,說 QSearch 講「東森好棒棒」,似乎認為我們為東森喉舌。但事實上,我們僅單純根據數據說話而已,東森新聞的粉絲頁在傳播效率上,的確遠遠超過其他媒體。 三、QSearch 僅從旁觀察媒體粉絲頁經營: 我們始終相信「經濟理性」。媒體經營也同樣如此,媒體經營必須有利可圖,否則不管目標多麽遠大,都將迫於現實的壓力而沒有持續性,我們不能夠期待總是有聖人賠錢經營。這並不是說我們支持東森的經營策略,而是因為當前全世界所有傳統媒體都還沒找到在新時代「可持續存活」的方法,東森新聞的經營戰略是為了「活下去」而做的一種新嘗試,也的確引起了媒體圈不小的波瀾。而我們的角色除了從旁觀察外,也希望可以透過分享一些社群傳播上的觀察,幫助台灣媒體業走出困境。 澄清(廢話)終於說完啦,以下開始正文: 在七月中發佈「六月份媒體洞察報告」後,有許多媒體聯絡 QSearch,其中最常提到的,就是「獨家粉絲」(註ㄧ)的行為模式解析了。 在六月份媒體洞察報告中,我們提到了東森擁有遠遠超過其他媒體的「獨家粉絲」,六月和東森新聞粉絲頁互動的兩百五十多萬人中,有超過四成是僅和東森新聞互動的獨家粉絲,光是獨家粉絲的總數居然就已經超過一百萬人。 QSearch 當時的推測是,東森新聞有大量的趣味影片,可能因此吸引了許多「不喜歡看新聞,但喜歡看趣味影片的群眾」。為了驗證我們的假設正不正確,QSearch 的數據團隊在閒暇時間,又再去挖掘資料,希望可以提出有數據佐證的論述。 大家都愛看寵物,大家都愛正能量 QSearch 追蹤東森新聞這一百萬的獨家粉絲六月在臉書上的按讚行為,發現這群人最常按讚的文章通常都是「寵物」以及「溫馨」的影片,若仔細觀看這些影片,大多數其實都並不是新聞取向,而是單純的博君一笑。 HOT …
QSearch Admin
-
-
文/杜易寰 數據提供/斷水流大師兄 最近,泛科學因為一件與味全合作的「林鳳營乳質檢驗」案,掀起一陣罵聲,也又再引起了一波媒體圈對於「媒體職責」的論戰。 QSearch無意參戰,不過,我們卻非常好奇,這一波事件對於泛科學到底會造成什麼影響?有許多人在泛科學頁面留言「已退讚」、「不再支持」,事實上泛科學真的流失了很多讀者嗎?
-
文/杜易寰 隨著臉書加入直播戰場,直播的門檻越來越低,除了一些媒體已經開始透過線上直播,帶領閱聽直擊現場外,許多公眾人物也利用臉書和受眾拉近距離,感覺臉書直播真的變熱門了,實情真的如此嗎?
-
文/杜易寰、何金銀 數據提供/斷水流大師兄 一月底時,老牌藝人曹西平開演唱會卻只賣出181張票的消息,上了媒體版面,甚至讓曹西平一度感嘆,粉絲頁上十幾萬的按讚都是假的。雖然經過最後階段的催票,以及其他藝人的力挺,400張票還是成功賣出了398張,但我們不禁有些好奇,到底臉書的流量轉換到現實的效率如何?
-
> 受眾重疊度分析開放試用! 在經營社群時,最害怕的是「迴音谷效應」:訊息雖然傳達出去,但卻總是在同一群人中間轉發,沒有真正擴散出去,最後帶來的經營成效也因此受限。 然而,過去社群經營到底有沒有突破「同溫層」一直不容易驗證,往往必須經由間接管道(例如營收)來推測傳達效果,但間接推測往往又受限於許多其他的變數干擾。 無法直接驗證最大的困難,在於不知道在粉絲頁每篇文章中按讚的人數有多少是不重複的。舉個極端例子:一個粉絲團在十天內PO了十篇文章,每篇文章有一千人按讚,但是經營者卻無法知道,究竟是一萬個不重複人按讚,還是一千個完全重複的人按讚。 但現在,有了驗證的方法! QSearch很高興向各位介紹新功能Audience Overlap。QSearch透過紀錄在粉絲頁上按讚的所有粉絲各自的臉書ID,濾除重複按讚,可以得出給定時間內,所有不重複的貼文按讚人次。透過交叉比對後,就可以告訴你,你的粉絲團到底是不是只是迴音谷。 如果一則訊息的不重複按讚族群和過去常常出現在粉絲頁的按讚族群組成相差很大,我們就可以說這則訊息的確有傳播出同溫層,反之亦然。 Audience Overlap也提供比較的模組,讓使用者可以驗證,自己經營的粉絲團,是否和某些粉絲團有很高的重疊度,進一步決定是否要加強合作力度。 目前Audience Overlap在Alpha Release階段,若有興趣試用,請填寫Google 表單,我們會盡快聯絡您。 表單填寫:http://goo.gl/forms/eeE8zOSQakYjs7sI2 使用實例: 以端傳媒最近相當受到注目的一篇「血是怎麼冷卻的:一個隨機殺人犯的世界」為例,所有在公開粉絲頁提到「血是怎麼冷卻的」這句關鍵字的貼文,從5/1到5/29日,總共不重複按讚人數為7497人。 我們另外輸入粉絲頁ID,尋找在給定時間內,不重複於該粉絲頁貼文按讚的人數。 以端傳媒為例,輸入端傳媒的粉絲頁ID後,計算出5/1到5/29日,貼文不重複按讚人數為26474人。 我們隨後可以利用比對系統,得知對「血是怎麼冷卻的:一個隨機殺人犯的世界」這篇文章有興趣的人,有多少人也是端傳媒的互動粉絲。 最後,我們發現共有2589人既是端傳媒的互動粉絲,也同時對這篇文章很有感。相對於文章總共7494的不重複按讚人次,文章的傳播力算是挺不錯的。 端傳媒的文章案例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可以多方嘗試,或許可以發現一些Insight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