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書彧、杜易寰 資料收集/ 斷水流大師兄 繪圖/ Re-lab 在預告之後,沒想到又過了兩個月,媒體經營洞察報告終於可以和大家見面了(掩面)。 想知道到底哪家媒體的傳播效率最好?媒體流量可以靠洗文章來達成嗎?你親綠的爸爸是不是打死不看東森?想知道死敵天下雜誌和商業週刊,彼此的讀者真的互相敵視嗎?QSearch蒐集國內十五家大型媒體的臉書粉絲團經營資料,觀測彼此間的互動,試圖為您找出解答(註一)。
社群經營
-
-
文/杜易寰 數據提供/斷水流大師兄 最近,泛科學因為一件與味全合作的「林鳳營乳質檢驗」案,掀起一陣罵聲,也又再引起了一波媒體圈對於「媒體職責」的論戰。 QSearch無意參戰,不過,我們卻非常好奇,這一波事件對於泛科學到底會造成什麼影響?有許多人在泛科學頁面留言「已退讚」、「不再支持」,事實上泛科學真的流失了很多讀者嗎?
-
文/杜易寰 隨著臉書加入直播戰場,直播的門檻越來越低,除了一些媒體已經開始透過線上直播,帶領閱聽直擊現場外,許多公眾人物也利用臉書和受眾拉近距離,感覺臉書直播真的變熱門了,實情真的如此嗎?
-
文/杜易寰、何金銀 數據提供/斷水流大師兄 一月底時,老牌藝人曹西平開演唱會卻只賣出181張票的消息,上了媒體版面,甚至讓曹西平一度感嘆,粉絲頁上十幾萬的按讚都是假的。雖然經過最後階段的催票,以及其他藝人的力挺,400張票還是成功賣出了398張,但我們不禁有些好奇,到底臉書的流量轉換到現實的效率如何?
-
o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682749798486559&ev=PageView&noscript=1″ /> 大型媒體的第三條路! 文/杜易寰 在希臘史詩⟪奧德賽⟫中,有一片著名的危險海域,棲息著席拉和卡利布迪斯兩隻女海妖。席拉每天要吃六名過往船隻的船員,卡律布迪斯則吞吐海水三次,製造出為選的漩渦,無論選擇哪一方通過,都必須付出慘痛代價。 最近,陸子鈞的一篇「錯誤KPI,加速媒體死於寒冬」,火遍了整個媒體圈。這麼高的人氣,源自於每個媒體人對未來的恐懼和不甘心。恐懼未來媒體真的做不下去,不甘心總是得和流量妥協。就像是航行於女妖領海中的奧德賽,要嘛堅持品質,營收持續下滑,最後關門大吉;要嘛放棄品質,用垃圾文章衝刺流量,看看能否成功變現。 但是,我們要問的是,媒體真的只能在墮落與毀滅這兩種困境中二選一嗎? 在陸子鈞的文章中,提出了「流量不等於營收」的關鍵概念。的確,靠著高流量賣廣告的商業模式已經式微,數位社群講求的是「正確的受眾」,而不是大量一沾即走,沒有任何黏著的粉絲,因為這些粉絲的忠誠度低,根本不可能願意為了這個媒體掏出錢來。 的確有媒體注意到與社群連結,像是⟪女人迷⟫專攻女性年輕OL市場,⟪數位時代⟫特別強調與創業圈的連結,他們也都透過電商或論壇找到獲利方法。然而,大型媒體難免要反駁,「一個全方位的綜合性媒體,和偏重某個領域受眾的媒體不一樣,學他們只會把自己做小了。」 大型媒體的回應言之有理,但,難道就繼續照著舊有的模式往下走?